汽车材料绿色低碳发展与智能制造工艺创新论坛 —暨2021(首届)中国车用材料碳中和大会

  • 发布时间:2021-07-12
  • |打印

低碳·材料  绿色·工艺 再生·回收

8月 重庆

汽车材料网

一、会议背景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首次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国家战略目标,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确认该目标,并开始部署相关领域的碳中和实现路径。汽车产业作为中国工业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覆盖面广、产业链长的特点,因而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汽车原材料生产、零部件制造工艺水平、服役期间碳排放以及服役后车辆回收和材料再利用等关键的碳与环境相关因素,是汽车行业实现碳中和与碳减排的重要领域之一。按照2030年国家碳达峰的战略规划,汽车制造企业应尽快启动智能化生产和制造升级,在生产各个环节实现碳达标。2021年5月10日,受工信部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启动了“汽车产业碳中和路线图”的研究,目的在于提出科学的汽车产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和供应链产品碳足迹评价方法,明晰汽车产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推进路径,提出汽车产业碳排放管理政策框架体系建议,为政府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企业制定低碳发展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车用材料作为汽车碳中和的基础载体,其在原材料生产、相应零部件制造、使用和回收再利用等全寿命周期内都涉及碳排放的全过程。中国汽车碳中和的目标将直接影响汽车原材料的选用、零部件生产工艺的变化,一些低碳化的技术路径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碳中和作为一个行业面对的新课题,车用材料的基础碳排放、各类零部件工艺过程复杂的测算方法都将给汽车行业应对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带来严峻的挑战。

为全面系统了解汽车行业碳中和相关政策、车用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的碳中和技术路径及应对策略,中国汽车材料网联合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21年8月在重庆召开“2021(首届)中国车用材料碳中和大会”。本次会议将邀请车用材料及零部件相关领域专家共同研讨车用材料的降低碳排放技术路径和低碳环保新技术,推进车用材料及零部件全寿命周期碳中和领域技术交流和产业链合作,共同助力中国汽车行业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二、会议组织

拟邀指导单位: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世界钢协、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材料分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非金属材料分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防腐与老化分会、中国电动汽车创新战略联盟、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铝业协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材料研究会、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四川汽车工程学会、钢铁研究总院、重庆轻量化材料联盟等。

主办单位:中国汽车材料网/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中信金属微合金化中心、首钢集团等

承办单位:中国汽车材料网

三、会议议题

1)成立车用材料低碳发展专家委员会

拟邀单位:中国汽研、长安汽车、北京汽车、东风汽车、金康汽车、奇瑞汽车、中国电子标准院、钢铁研究总院、首钢、宝武钢铁、中信金属、马钢、山钢、包钢、鞍钢、本钢、中铝、西南铝、南南铝、金发科技、四川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

2)特邀报告:拟邀请国内知名院士、专家学者就“汽车产业、车用材料”如何应对双碳目标做主旨报告。

3)专题研讨主题:

•       国内外碳排放政策及标准解读;

•       国内外碳排放研究报告成果分享;

•       碳中和目标下的汽车产业技术路线选择;

•       碳中和目标下的汽车产业链应对策略;

•       碳达峰前汽车低碳技术路径探讨;

•       汽车碳中和对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选择的影响

•       车用基础原材料低碳&碳中和发展路线选择;

•       车用材料与工艺低碳技术:长寿命零部件及材料、短流程材料及工艺、近终型工艺研究、高成材率及材料利用率提升技术、循环再制造材料及工艺、环保制造工艺等。

•       产品碳足迹核算体系与全生命周期评估(LCA)策略;

•       典型零部件碳减排方案、碳足迹核算方法及绿色产品认证。

四、会议报名

诚邀行业同仁参会及赞助合作,我们将提供:会议协办、冠名支持、会场报告、会刊广告、参会证、资料入袋、产品展示、易拉宝等多种赞助服务

会 议 联 系 人:张小姐

赞助及报名电话:0551-63857995;18156085929(同微信)

会 议 邮 箱:marketing@qichecailiao.com

中国汽车材料网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

关于盖世汽车| 联系电话:021-39586122 |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2569524782

盖世汽车旗下网站:中文站|国际站|中文汽车资讯|英文汽车资讯|盖世汽车社区

盖世汽车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