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电池前沿技术研讨会”高倍率电池及大功率快充技术分会场成功举办 - 2025 CIBF

  • 发布时间:2025-05-27
  • |打印

图片

CIBF2025先进电池技术峰会圆满落幕:聚焦快充技术革新与产业生态构建

5月15日至16日,CIBF2025先进电池前沿技术研讨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8号馆盛大召开。本次会议汇聚全球顶尖科研力量与产业精英,通过1个主会场及7大主题分会场,深度探讨先进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技术突破,累计呈现超百场学术报告,吸引1200余名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共襄盛举,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图片

分会场亮点:高倍率快充技术引发产业共振

5月16日下午,由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办的“高倍率电池及大功率快充技术”专题分会场成为焦点。该场次聚焦电池设计、整车高压平台、无线充电、液冷系统等关键方向,邀请长安汽车、东风汽车、欣旺达、力华电源、华为数字能源等8家头部机构专家分享技术成果,300余名行业代表参与研讨,共谋快充技术产业化路径。

图片

长安汽车:系统化思维破解快充瓶颈

长安汽车先进电池研究院副总经理杜长虹提出,快充技术需突破“单一技术点”思维,构建电芯-热管理-充电策略-车桩协同的全链路体系。其团队通过超导离子矩阵、垂直离子通道等技术实现3C充电,并开发宽温域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将低温适应性拓展至-30℃,充电效率提升30%。未来,高压架构与V2G(车辆到电网)技术融合将成为关键,推动“车-桩-网-云”生态闭环。

图片

东风汽车:超级电容器突破15C倍率天花板

面对现有电池体系快充倍率难以突破15C的行业难题,东风汽车动力电池高级工程师李梦霞展示高比能超级电容器方案。该技术采用双电层+法拉第赝电容复合正极与预锂化硬碳负极,实现30C峰值充电功率及10C平均倍率(0-80%SOC),循环寿命达5万次。其混用方案可替代传统PTC加热系统,为乘用车提供储能驱动、制动能量回收等多元场景支持。

图片

欣旺达:超充电池覆盖全场景需求

欣旺达动力电芯产品线总经理何轩发布“双轮驱动”战略,推出星驰、星耀、星环三大平台架构。其中,星驰2.0长续航版实现800km续航+6C快充,千安极充版搭载1000V高压系统支持12C极速充电,大圆柱系列突破6C快充。通过耐低温正极材料、超导电解液及AI热管理技术,产品兼顾-20℃低温性能与超高安全标准,并通过5层安全设计通过极端测试验证。

图片

力华电源:大圆柱电池的全通路无极耳设计

烟台力华电源研究院院长王茂范强调,快充电池需平衡热力学、动力学与安全性。其团队开发的全通路无极耳大圆柱电芯,通过多相均衡传导与应力缓释技术,实现20C持续放电及50C脉冲放电能力,系统层级循环寿命显著优于方形电池。该设计为商用车、储能等领域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图片

中科院电工所:无线充电技术突破能量与信号干扰难题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王丽芳研究员在演讲中指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正成为智能化交通与能源转型的关键纽带。其团队重点突破三大技术瓶颈:

① 动态无线充电与路网协同

  • 开发动态无线充电技术,支持车辆在行驶中实时补能,结合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接入,构建“移动充电+绿色电网”一体化路网,为交通领域零碳排放提供技术路径。

  • 演示无线携能通信(SWIPT)技术,实现能量传输与数据通信的融合,解除移动设备对有线连接的依赖,提升设备部署灵活性。

② 抗干扰与安全检测技术

  • 针对无线充电中能量与信号相互干扰的行业难题,提出辅助线圈检测、系统参数自适应调节、多传感器融合检测等方案,有效隔离电磁干扰,保障充电效率与通信稳定性。

  • 开发异物检测(FOD)系统,可识别金属、生物体等异物,动态调整功率输出,满足不同场景安全要求。

③ 场景化应用拓展

  • 车载无线充电:国内外车企已推出多款无线充电概念车型,但规模化应用受限于成本与标准。中科院电工所3.3kW-100kW系列化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需求,其中11kW级系统充电效率达92%。

  • 特种场景突破:

    • AGV无线供电:实现物流机器人7×24小时无间断运行,充电效率提升40%,故障率降低60%。

    • 深海装备应用:研制耐压120MPa、传输深度达万米的无线充电与通信装置,破解水下自主式航行器(AUV)的能源补给与数据回传难题,支持深海探测装备连续作业30天。

王丽芳强调,无线充电技术需从“单点突破”迈向“路网级协同”,未来将联合车企、能源企业推动动态充电标准制定,加速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

图片

华为数字能源:兆瓦级超充重构商用车生态

华为充电网络解决方案首席林全喜指出,中国重卡年燃油消耗达3000亿升,电动化亟需突破补能效率瓶颈。华为提出“电池-车-桩”协同方案,其兆瓦级超充技术具备五大核心优势:极速补能(充电10分钟续航600公里)、超长寿命(循环次数提升30%)、安全可信(30+安全防护层)、电容超配及智能演进能力,助力重卡全生命周期TCO降低20%。

图片

万帮数字能源:液冷超充与光储充一体化

万帮数字能源副总经理刘正提出,充电行业需解决功率不足、体验差、盈利模式单一等痛点。其研发的960kW功率池充电堆支持1200A终端输出,结合AI健康监测与三重平滑升级方案,实现设备智能化与场站收益多元化。通过光储充协同,充电场站可转型为能源交易节点,助力碳减排与运营增收。

图片

领充新能源:油基液冷技术攻克极端环境

领充新能源轮值CEO周强展示浸没式液冷充电系统,其自主研发的油基冷却液通过生物降解与毒性测试,在-40℃至60℃环境下稳定运行。新疆克拉玛依实测显示,160kW油浸液冷充电机连续满功率运行35天无故障,为高寒、高海拔地区提供可靠解决方案。

产业协同:从技术突破到生态共建

本次会议不仅展示中国企业在快充领域的硬核实力,更凸显跨界协同的重要性。从材料创新到系统集成,从乘用车到商用车,从有线快充到无线充电,产业链上下游正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推动技术标准化与生态开放。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表示,未来将持续联合产学研力量,加速动力电池技术迭代,助力全球新能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关于盖世汽车| 联系电话:021-39586122 |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客服QQ:2569524782

盖世汽车旗下网站:中文站|国际站|中文汽车资讯|英文汽车资讯|盖世汽车社区

盖世汽车 版权所有2011|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2007118沪ICP备07023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