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在重庆召开,来自政府部门、智库机构、科研院所以及汽车产业链企业的负责人,围绕“向新提质 融创行稳”主题,聚焦我国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新特点、新热点、新痛点,探寻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路径。论坛采用“1+1+5模式”,通过1场闭门会、1场主论坛、5场分论坛,搭建起汽车行业交流对话的平台。
本届论坛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新华社重庆分社主办,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中国经济信息社重庆中心承办,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特别支持。

汇聚政企智慧破局难点
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联席会正式成立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进而带动产业发展壮大、转型升级的成功之路。如何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汽车产业走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9月19日,在重庆举办的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汽车新质生产力高端智库闭门会上,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联席会(以下简称“联席会”)正式成立。联席会首批理事单位与工信部等主管部门及行业权威专家,围绕如何构建更有活力的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环境、如何建立健康有序的舆论环境、如何培育高质量的汽车产业供应链等问题,多角度探讨“破局”路径,推动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首批理事单位由一汽集团、一汽-大众、东风猛士、东风柳汽、东风本田、长安汽车、北汽研究总院、广汽传祺、广汽本田、阿维塔、理想汽车、京东集团、欧冶半导体、众山精密、翌光科技、弘喜汽车、重庆工业智能技术研究院等汽车企业及供应链企业共同参与。
未来,联席会还将通过定期举办智库研讨、沙龙等方式,汇集行业专家与汽车及供应链企业,共谋行业发展。

新华社总经理室总经理徐玉长为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联席会理事单位授牌

新华社重庆分社社长陈国军为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联席会理事单位授牌
中国汽研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玉林为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联席会理事单位授牌
推动汽车产业向新提质“换道超车”
作为过去国内汽车生产领域的“领头羊”,重庆汽车产业成功把握住了全球汽车产业绿色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历史契机,实现了自我革新。如今,“重庆制造”的汽车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在产业迭代中实现了“弯道超车”。据统计,今年前八个月,重庆汽车总产量达到154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产量激增至52.5万辆,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51.4%,远超全国平均增速122.4个百分点。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孙玉友强调,培育新型生产力是推动当前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需求和关键路径。作为中国领先的第三方检验、检测与认证服务机构,中国中检凭借与中国汽研平台的深度合作,有效整合了检验、检测、认证、标准化及计量等多方面的专业服务资源,为助力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战略目标,持续贡献其专业智慧与坚实力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左世全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期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新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和重要引擎。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王志杰表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点打造的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之一,重庆将持续做大做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不断培育新动能,形成新优势,培育发展更多的新质生产力。

数智技术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表示,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不仅需要“人工智能+汽车”的行动,更需要新时代数智汽车人才的支撑,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深度融合使汽车行业人才在品牌创新的赛道上增值,推动汽车行业人才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季晓南表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充分发挥和用好各类市场经营主体的作用。国有汽车企业想在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中赢得市场份额,必须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向新而行,要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尽快提高核心竞争力。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副主任刘明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特点和竞争格局。他认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对国内市场格局和世界汽车产业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尤其是自主品牌的地位正在显著提升,智能电动化持续助推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成波表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格局、竞争非常清晰,未来将进入到淘汰赛阶段。苏州汽车研究院通过建立研发平台、产品验证平台、投资平台等,推动技术工程化、技术产品化以及技术产业化发展。
搭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交流平台
在此次论坛上,多项重要成果得以隆重发布,包括《中国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调研报告》、“汽车军标极限挑战品牌”、“首届动力电池安全预警算法大赛颁奖典礼”、“新能源汽车整车安全技术研究新进展”、“中检车服二手车数字化检测与估值解决方案”,以及“健康中国汽车·母婴安全研究体系”。这些成果从多维度展示了中国汽车产业在技术创新与解决方案方面的卓越成就。
论坛期间,中国经济信息社携手中国汽研,共同揭晓了《中国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调研报告》。该报告基于对北上广深渝等关键区域二十余家汽车及供应链企业的深入调研,全面剖析了中国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现状与普遍面临的挑战。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梁智勇在报告中强调,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加速融入全球化格局,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绿色低碳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因此,中国汽车企业必须不断强化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及系统创新,以“新质”驱动“高质”,坚持“新”、“质”、“绿”的发展方向,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回溯建国初期,军用汽车与民用汽车的结合开启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新篇章。如今,在新的发展征程中,军民融合战略被推向了新的高度。中国汽研始终坚持标准创新驱动,率先启动了民用汽车军标极限测试项目。在此次论坛上,由重庆市委军民融合办领导,中国汽研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玉林,知名军事专家及资深媒体评论员杜文龙,以及中国汽研总监王锐共同揭晓了汽车军标极限挑战品牌。这一品牌的发布,标志着军用标准首次被创新性地应用于民用车辆检测领域,不仅树立了汽车测评的新标杆,也铸就了军民融合的新典范。

为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安全预警技术水平,减少新能源汽车火灾安全事故,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创新中心(新能源汽车数字监管技术及应用)举办了新能源汽车行业首届动力电池安全预警算法大赛。中国汽研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玉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世春,中国汽研总监王锐,分别为获奖单位颁奖,鼓励各参赛单位将优秀成果转化成新质生产力,提升动力电池安全预警水平,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新能源汽车消防安全,关乎社会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必须以更严格标准,筑牢安全防火墙。报告指出,基于中国汽研和消防系统的研究,将进一步构建起基于市场真实火灾场景工况打造的消防安全评价体系,让消费端能够得到有效指导。同时针对汽车安全、绿色等关注点,将打造能效分级标识,通过对汽车能效的测试与评价,实现产品端能效水平的可量化,消费端能效水平的直观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管理正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中,二手车行业也不例外。目前我国二手车年交易量近2000万辆,二手车检测估值的数字化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痛点,为了更好运用数字化技术为二手车检测估值服务,中国汽研正式成立中检车服品牌“安心检”和“安心估”,开启了二手车服务数字化、品牌化、规范化的新征程。

母婴安全出行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守护每一个家庭的用车与出行安全是中国汽研不变的初心。在本次论坛上,中国汽研聚焦“大安全”理念,聚合多年深耕母婴安全的研究成果,重磅推出健康中国汽车母婴安全研究体系,开启健康汽车新时代。

除主论坛外,本次论坛还设置五场不同主题的分论坛、研讨会,全方位聚焦“汽车产业智能化与全球化新趋势”“汽车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预警算法”“新能源汽车火灾安全与电安全技术”“中国汽车健康技术发展”等细分领域,立体化、多维度搭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交流平台。此外,通过打造户外展车专区以及成果展示区,论坛内外场联动向行业及大众全方位呈现新时代汽车产业的发展成就。

汽车产业智能化与全球化新趋势分论坛

汽车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分论坛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预警算法分论坛

新能源汽车火灾安全与电安全技术分论坛

中国汽车健康技术发展分论坛
真知灼见凝聚共识,把准汽车产业“新航向”,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是今年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最大的成果体现。这场汇聚重量级行业智库的思维盛宴,将带给中国汽车业向新、向智、向未来的信心与力量,开辟中国汽车业高质量发展的更加美好的未来。